《霞浦·千里海疆行》系列第20集《曳石风声》

2024-04-15

中秋之夜,为什么霞浦沿海城镇有曳石奔跑的独特习俗?

“大石蹒跚横巨鳌,六丈麻绳巧约束”,描述了哪种场景?

400年来,这项与抗倭相关的民俗活动如何在民间传承?


敬请收看《霞浦·千里海疆行》系列

第20集《曳石风声》

微信图片_20210919192002.jpg



       农历八月十五,夜幕降临,这个滨海小镇的中秋活动拉开了序幕。每年的中秋之夜,当地群众便会自发开展一项名为“曳石”的活动。几队人马拉着重达两三百斤的石头在大街小巷上奔跑,沿街群众则燃放鞭炮,呐喊助威。霞浦百姓把这些石头称为“太平石”,“曳石”则意味着祈求平安。这种民间群体性在大街上用绳子拖石头祈福活动在全国****。


      在这个热闹愉悦的祈福活动背后,隐藏着一段霞浦民众轰轰烈烈保家卫国的故事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19191958.jpg

从明朝初期开始,北至辽宁山东,南至福建广东的沿海百姓,时常被倭寇侵扰。

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八月初一,戚继光以浙江参将身份,带领八千士兵,沿着入闽的通京驿道从闽浙边界到达福宁州城,指挥周边抗倭战斗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19191949.jpg


八月十五日的那天晚上,正当人们沉浸在中秋团圆的喜庆日子时,戚继光却接到宁德(蕉城)、福安方向有倭寇登陆的军情,不敢有丝毫耽误,戚继光快速派兵前往宁德(蕉城)、福安方向救援。然而,正当大部队行进在救援途中时,又有探马来报,在福宁州城松山方向,有一大队倭寇来袭。

在守城兵力不足的情况下,如何才能守护福宁州城的安危呢?思考片刻之后,戚继光便召集福宁州城内的青壮年,寻找城内四方形巨石,**是需数十人才能拉得动的石头为好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19191945.jpg

战鼓声与操练吆喝声传至郊外,刚到城外塔旺街的倭寇听到后,便派探子到龙首山高处观察,只见城内灯火通明,人声鼎沸。倭寇误以为戚继光早有准备,便下令撤退。不久,接到消息的戚家军大部队也从福安、宁德方向连夜赶回,以防倭寇再犯。

就这样,戚继光急中生智,发挥老百姓的作用,唱了一出空城计,让福宁州的百姓亲自护城,躲过这场中秋大劫。



微信图片_20210919191938.jpg



此后,每当中秋节晚上明月初升之时,霞浦沿海一带的民众,便会举办声势浩大的中秋曳石活动,以纪念戚继光抗倭靖边的英勇事迹。



微信图片_20210919191933.jpg


八月十五临近,霞浦沙江的巷子里,上至年过七旬的老人,下到不满十岁的孩童,都在为今年的中秋节做准备。经过几百年的演变,如今的“曳石”所用的石头以及一些辅助材料也有所变化。70多岁的俞春儿正在用竹子制作孩童曳石活动的道具——“竹溜”,3岁的孙子正安静地等待着爷爷制作完成的幸福时刻。



微信图片_20210919191928.jpg


这一天,霞浦《乡讯》报社的主编吴曦决定从县城回到三沙的老家。今年50多岁的他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。吴曦仍然记得,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,是他和儿时伙伴玩得特别开心的日子,在这一天,他们可以推着“竹溜”,和小伙伴一起肆无忌惮地玩起属于他们的“曳石”。然而,随着时代变迁,三沙镇举办“曳石”活动已不多见。2015年中秋前夕,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,回到城里的吴曦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,创作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篇小说《曳石》。



微信图片_20210919191923.jpg


如今的“曳石”,没有了当年那股浓重的火药味,人们更多的是借助“太平石”的祈福仪式,保一方太平之意。这片海疆曾经硝烟弥漫,海水为赤,抗倭御敌,战绩累累。但今天的人们,依旧和四百多年守护家园的青年一样,深情地热爱着这片给予他们美好生活的土地。



微信图片_20210919191910.jpg


来源:宁德电视台


阅读0
分享
写评论...